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西骨骼辨证

中西骨骼辨证

脏象著作,1卷。清·刘廷桢(铭之)著,刊于1897年。作者认为自《灵枢》《素问》《甲乙经》而下,所载骨数散见错出,其能融合贯通者少见,不唯骨数未免于失实,图论亦或有相悖、讹误者。因就坦尸掩埋之机,从旁检视暴露骨骼,详予绘图。归而证诸西医图说考形稽数,体会到中医骨骼之误在于牢守古训,以致承伪失真。因参合中西论说而撰此书。首论《内经》365骨及西分骨为5类;次论骨之原质、骨之体质、骨之连网、骨之生长、骨之形成、骨之名数等。附沈彤(冠云)所著《释骨篇》。现存初刊本。

猜你喜欢

  • 风瘫

    病名。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一名产痿,系冲任血虚,心脾失养,故宗筋放弛,不能束骨而利机关,四肢萎弱无力。治宜活血祛风,若以降火滋阴,破气破血为治,则荣卫俱伤,终身莫挽。”方用《沈氏尊生书》血风汤。

  • 髓府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四满。见该条。

  • 羊毛瘟证论

    书名。又名《瘟证羊毛论》。清·随霖撰于1795年。随氏认为羊毛瘟属于伏气温病,虽不多见,较易误诊误治,遂撰此书以详论本病证治。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 足厥阴经病

    即肝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 涌痰醒脑

    开窍法之一。治疗因痰涎壅塞引起神昏的方法。即用涌痰药使病者吐出痰涎而神志恢复。如中风闭证,喉间痰涎壅塞,不能言语,但不遗尿,脉象滑实有力者。用稀涎散。

  • 良方通关散去细辛方

    《疫喉浅论》卷下方。薄荷、皂角各等分。为细末,以纸捻少许,入鼻内,候得喷嚏口开,随进汤药。治疫喉邪郁痧闭,脉伏面滞,牙关拘急,药难下咽,鼻塞气促等症。

  • 心风

    病名。①指心受风邪所致的病患。《素问·风论》:“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嚇,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奇效良方》治风中于心,用远志汤。②癫疾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多由情志抑

  • 哮喘

    病名。①哮证与喘证的合称。哮,主要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喘,主要指呼吸迫促。哮与喘在发作严重时均可见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哮常并见喘,而喘则未必见哮。《医学正传·哮喘》:“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

  • 地骨

    见《新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 能毒者以厚药

    治则。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用药应因人制宜,对身体强壮,正气充足、能耐受攻邪药物者,就给予气味厚,作用强的药物治疗,取其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