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薯

乳薯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山海螺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左瘫右痪

    病证名。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半身不遂之证,在左侧者称左瘫,发于右侧肢体者称右痪。属于中风的范围。《素问·大奇论》论偏枯,有发于左者,有发于右者,亦即左瘫右痪。后世有以左瘫属血虚而中,治以四物汤

  • 漏瘤湿癣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九羊蹄,谓“浸淫日广,痒不可忍,愈后复发,出黄水。羊蹄根捣,和大醋,洗净涂上。”相当于湿疹类的皮肤病。

  • 起泡草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

  • 戏铁石

    见《中药志》。为磁石之别名,详该条。

  • 下马仙

    见《本草纲目》。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 暑湿痹

    病名。见《温病条辨·中焦篇》。由于暑湿侵袭肌肤、经络所致。证见肢体痠痛重着,面赤,小溲黄少等。治宜辛温辛凉并用,如加减木防己汤等方。

  • 后天之本

    指脾胃而言。《医宗必读》:“谷入于胃,洒陈于六府而气至,和调于五藏而血生,而人以资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 喉肿

    病证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起于脾经,食煎炒油炽等物,及饮酒太过而行房事,以致毒气不能流行,聚结喉根,若不速治,毒闭即死。”即咽喉肿痛。详该条。

  • 血寒经迟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血寒经行后期。详该条。

  • 穿拐毒

    病名。《疡科心得集》卷中:“外踝疽即脚拐毒,俗名穿拐毒,属足三阳经脉络也。”参见附骨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