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收涩法。用于精气耗散,滑脱不收的治法。如自汗盗汗用敛汗固表法;久嗽虚喘用敛肺止咳法;下痢日久用涩肠止泻法;精关不固用固肾涩精法;崩中漏下用固崩止漏法等。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心痛。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手发背。见该条。
指方剂中各个药物的用量相等。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百会,见该条。
即太阳经病。亦称伤寒表证。详该条。
经穴别名。①指申脉。《素问·气穴论》:“阴阳蹻四穴。”王冰注:“……阳蹻穴是谓申脉。”②指跗阳。《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阳蹻一,谓跗阳穴也。”
自然事物的阴阳双方是对立的,总是此盛彼衰,此消彼长地变化。如反映在病理变化的“热盛伤津”、“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出《颅囟经》。即白脓痢,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酥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