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术志
见王氏医案条。
见王氏医案条。
①消散。《素问·阴阳别论》:“其传为索泽。”(喻肌肉枯槁无华)。《素问·调经论》:“邪气乃索。”《景岳全书·杂证谟》:“诸脏生气,因皆消索致败,其危立见。”②取,索取。《灵枢·热病》:“索皮于肺,不得
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胃经。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虫白蜡,详该条。
出《石药尔雅》。即胡桐泪,详该条。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诸气病证的三大治法。即补气、降气调气、破气。
骨名。即缺盆骨。李潆《身经通考》:“缺盆骨为骮。”参见缺盆骨条。
眼科病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白睛抱红之证,此邪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也。”即抱轮红。详该条。
①指颅盖、肩胛等形如板、无髓腔的骨。《素问·骨空论》:“扁骨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②经穴别名。《太平圣惠方》:“扁骨,在肩端上两骨间陷者中。”所指即肩髃穴。《针灸聚英》作肩髃穴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属鱼子石榴证,详该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又名蚘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