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氏医案条。
病证名。见《理虚元鉴》。即干咳嗽。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为苍耳蠹虫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英翰。福建闽侯人。先学儒后学医,并专心痘疹科。汇集各家著述,编有《痘经会成保婴慈幼录》一书。
病证名。指真气耗散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气散腹胀之症,时胀时退,气怯,言微,目慢神清,静则稍减,动则胀急。”多因劳累太过,中气受伤,或久病缠绵,元气受损,真气散乱所致。治宜补气敛气为主。气怯
【介绍】:晚清医家。字祥宇,又字英白。河南新息人。长于儿科推拿,撰有《保赤推拿法》(又名《推拿精要保赤必备》(1885年刊行),后有许敬舆(公岩)等之增释本,称《增图考释推拿法》(1933年刊行)。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出《张氏医通》卷十。即子啼。详该条。
出《眼科龙木论》。即蝉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