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柎(fū 夫)
【介绍】:
见俞跗条。
【介绍】:
见俞跗条。
出《本草拾遗》。为木蓝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楸树皮之别名,详该条。
是金石类药品经过升华提炼制成的升丹、降丹的总称。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百会疽。见该条。
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即内蒸。又为二十三蒸之一。详五蒸、二十三蒸条。
即五脏之气。指五脏的机能活动。
书名。2卷。元·滑寿撰于1361年。作者鉴于《难经》原书有文字缺漏,编次错乱的情况,而历代注本又不够理想,遂参考元以前《难经》注本及有关医籍诠注,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考订辨论。释义能融会诸家,结合个人
病证名。指崩下之血杂有五色。《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五脏皆禀血气,五脏之色,随脏不同,伤损之人五脏皆虚者,故五色随崩俱下。”
厥证之一。指痰盛气闭所致的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证。《丹溪心法·厥》:“痰厥者,乃寒痰迷闷,四肢逆冷,宜姜附汤。”《寿世保元·厥》:“论痰厥者,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