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瑶函》卷二方。羌活、独活各六分,白芍药、生地黄、泽泻各三分,人参、茯苓、炙甘草、白术、黄芪、熟地黄(酒洗)、当归身各四分,柴胡、防风各五分。为粗末,水煎服。治伤寒愈后,余邪不散,上走空窍,眼目瘾
即生脉散制成的注射液,见生脉散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地瓜藤之别名,详该条。
①《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紫荆皮、天南星各一两,芙蓉叶二两,独活、白芷、赤芍药各五钱。为末,用生姜汁、茶水调敷患处。治打扑损伤肿痛。如伤处色紫黑日久不退者,加肉桂五钱。②《疡医大全》卷八方。芙蓉叶六
古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合谷刺(《黄帝内经太素》称合刺),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是指在患部肌肉进针,而针向左右斜刺形如鸡爪的针刺方法。古人谓“肉之大会为谷”,本
病名。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即脱臼。详该条。
指肺热引起的病症。《素问·痿论》:“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并可见喘鸣等症。《证治准绳·杂病》:“肺热者,轻手乃得,微按全无,瞥瞥然见于皮毛上,为肺主皮毛故也。日西尤甚,乃皮毛之热也。”肺热有虚实之分,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骨伤科专著。2卷。薛己撰。刊于1529年。上卷首载正体主治大法凡19条,次载作者对扑伤、坠跌、金伤及汤火伤三类病的医案共64种病证。每证1~3例不等;下卷为伤科所用方剂。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解放
即蔽心骨。详鸠尾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