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初生儿

初生儿

从出生到一个月内为初生儿。《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灸例第六命名为新生儿。此期小儿初离母体,形气未充,肌肤嫩弱,开始在新的环境中接触外界事物,应特别注意寒温调护,以防感邪致病。

猜你喜欢

  • 狗屎豆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 医学一统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 化燥

    又称津伤化燥。因津液消耗而出现燥证的病理。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亢盛等原因,都能使邪气化燥,出现口干口渴、唇焦咽燥、便秘尿少、干咳、咯血或衄血等阴液不足的证候。参见内燥条。

  • 南竹叶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南天竹叶之简称,详该条。

  • 骨毒滞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见该条。

  • 玄武版

    见《四川中药志》。为龟板之处方名,详该条。

  • 乌麻子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黑脂麻之别名,详该条。

  • 注夏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又作疰夏。因其发病每于夏令,故名。为小儿脾胃虚弱,又遇长夏润溽之气,感受湿热而致。《证治准绳·幼科》:“肢体怠惰不收,两脚痿弱,嗜卧发热,精神不足,饮食少思,口中无味,呼吸短乏

  • 汗苏麻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下田菊之别名,详该条。

  • 经来呕吐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亦名经来惯呕吐。多因饮后水聚不化,或胃弱食伤停滞所致。如伤于水饮者,呕吐多为食物夹水,治宜温中化饮,方用丁香散(公丁香、炮姜、白术);如食伤停滞者,兼见胃痛,宜消食导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