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劳疟

劳疟

病名。疟疾的一种。①指疟久不瘥,表里俱虚,小劳即复者。见《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劳疟候》:“凡疟积久不瘥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暂间,小劳便发。”症见寒热不止,或发于昼,或发于夜,食欲减少,肌肤羸瘦,颜色萎黄四肢无力,或疟停稍劳即发,治宜补虚截疟。用小柴胡汤半夏加栝蒌根补中益气汤加鳖甲牛膝首乌小建中汤八味丸人参乌梅散等;或可加灸膏肓四花等穴。②即疟母。《证治要诀·疟寒热》:“久疟,经年累月,名曰疟母,又名劳疟,不宜十分攻之,所谓久疟不治者是也。”参见久疟、疟疾条。

猜你喜欢

  • 少宫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宫代表土运,故不及之土运称为少宫。

  • 不怕日草

    见《泉州本草》。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 内寒

    因阳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而引起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的病证。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调节,肾阳为人

  • 舌謇(jiǎn 检)

    同舌蹇,详该条。

  • 唇疡

    出许慎《说文解字》。即唇疮。详该条。

  • 撑开押手法

    即舒张押手法。见该条。

  • 经来成块如葱白色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成块如葱白色,或如死猪血黑色,头昏目暗,口唇麻木,此虚冷也,药忌寒凉,急服内补当归丸(方见经来成块条)。”

  • 痼冷

    出《千金要方》卷十六。指真阳不足,阴寒之邪久伏体内所致的病症。以昼夜恶寒、手足厥冷为主症。或腹痛泄泻、完谷不化;或呕恶清涎、饮食少进;或小便频数不禁、尿色清白;或腰腿沉重、如坐水中;或阳萎不举、精寒自

  • 酒剂

    药物剂型之一。古称酒醴,现称药酒。药物浸入酒内,经过一定时间,或隔汤煎煮,滤去渣,取液服。如《素问·腹中论》的鸡矢醴,现代的虎骨木瓜酒等。

  • 目风泪出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廿八:“若被风邪伤肝,肝气不足,故令目泪出。”即迎风流泪,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