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医醇賸义

医醇賸义

综合性医书。4卷。清·费伯雄撰于1863年。作者原撰《医醇》24卷,后毁于兵火。晚年追录约得十之二三,为《医醇賸义》。汇录作者平生治疗心得,分为中风、中寒三气(暑、热、湿)秋燥、火症、虚劳关格咳嗽痰饮、疟症、黄瘅消渴、痹症、肿胀下利、诸痛等门。每门先为总论,继载自制方,后附成方。总论中剖析病因、病机治则,多有独到之见。如谓中风“邪害空窍”,指空窍毛窍腠理劳伤门之七伤,当指七情偏胜之伤;治疗下利,强调“外感多有主病,内伤各有主经”;人身诸痛病因有风、寒、火、气之不同,而“其为气滞血瘀则一”。其于治法,主张不拘泥古人成法,亦不趋奇立异,而宜通变化裁,归于平正。自制诸方,皆效验实用。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延胡索汤

    《济生方》卷六方。当归(酒浸,炒)、延胡索(炒,去皮)、炒蒲黄、赤芍药、官桂(不见火)各半两,姜黄、乳香、没药、木香(不见火)各三两,炙甘草二钱半。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七片,水煎去渣,食前服。治妇

  • 百脉

    统指全身之经脉。《素问·经脉别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 十药神书

    书名。1卷。元·葛可久撰。刊于1348年。本书收载了十个治疗虚劳吐血的经验方,分别以甲、乙、丙、丁……次序排列。治疗方剂奇而不离于正,大多实用有效,刊本及增补评注本颇多。建国后有影印本。

  • 四街

    即四气街。《灵枢·动输》:“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见气街条。

  • 催吐法

    即吐法。详该条。

  • 清毒活血汤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六方。紫草茸、当归、木通、生地黄、白芍药、连翘、牛蒡子、山楂、桔梗、黄连、黄芩、人参、黄芪、灯心。水煎服。治小儿痘不如期灌浆,板硬干黄,或灰滞紫黯干枯者。如形壮实者,去

  • 暑淋

    病名。见《医学入门·淋》。指因感受暑邪而成的淋症。实症宜用山栀仁、五苓散、益元散;虚症用生脉散。暑月汗多而小便赤涩者,宜春泽汤、桂苓甘露散。参见淋条。

  • 妊娠小腹痛

    病证名。即妊娠腹痛。《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妊娠小腹痛者,由胞络宿有冷,而妊娠血不通,冷血相搏,故痛也。”详妊娠腹痛条。

  • 上马

    推拿穴位名。即二人上马。见该条。

  • 小针

    古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意同微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