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饮邪留肺所致的咳嗽。《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留饮咳者,其人咳不得卧,引项上痛。咳者如小儿掣纵状。”《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巳。”《外台秘要》卷九:“支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用通利的方法治疗通证。通泄的病证,一般应采用固涩的治法。但对某些现象是“通”,而本质是瘀热或积滞的病证,则不但不能温补固涩,反而要通利,故称。如湿热引起的小便频数
即隐疹。详该条。
书名。1卷。清·唐秉钧撰,撰年不详。1916年绍兴医药报社据日刻本重刊,名《重刻人参考》。本书对人参的商品、产地、真伪以及采集、收藏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考察。现有绍兴医药学报《医药丛书》本。
泛指胸腹腔中的五脏六腑。《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出南北朝《公羊传》。又名孪生、孖生、双产、骈产、釐孳、健子。指一胎生二婴。
出《针经指南》。即八脉交会穴。详该条。
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其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经下肢及腹部而抵达胸部。《灵枢·逆顺肥瘦》:“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肘后备急方》卷一方。獭肝一具。阴干,为细末,每服一方寸匕,开水送服,日三次。治肺痨。
指外感风邪,厥气内逆的病证。《灵枢·癫狂》:“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