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炒使君子十个,甘草(胆汁浸一夜)、芜荑各一分,炮苦楝子(去核)五个。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治小儿蛔疳,腰痛时作,肚胀青筋,呕吐清沫。
证名。见《灵枢·热病》。亦作瘛疭或痸疭,又称抽搐、搐搦、抽风等。指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伤寒明理论》卷三:“瘈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瘈疭。
见《上海市饮片炮制规范》。为砂仁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凤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河北药材》。为蝼蛄之别名,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葫芦茶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即偏跏。见该条。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