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穴位。又名阴筋。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无名指处。性微凉,能退热。治胸膈胀满,头昏痰盛。
见明·万全《婴儿家秘》。即养胎。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白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号凤石。生平不详,人称凤石医仙。
出《证治准绳·痘疮》。即贯脓。详该条。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针刺手法。出《针灸大成》。针至一定深度,先行紧提慢按六数,得气后,微微捻针并将针轻轻提引,使针下经络气聚。用治局部麻木、发凉等。
五度之一。出《素问·方盛衰论》等篇。即度量人的形体肥瘦、大小、体质强弱,作为辨证治疗的参考。《灵枢·卫气失常》把肥壮之人,区别为脂、膏、肉三种类型,并指出各型生理上的差别、气血多少、体质强弱、形态特征
【介绍】:参见梅彪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窝儿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