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肢拘急

四肢拘急

证名。指手足筋脉拘挛收紧难以屈伸。出《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伤寒论大全》卷三:“四肢拘急,拘急者,手足不能自如,屈伸不便,如踡卧恶风之貌,四肢者,诸阳之本,盖因发汗亡阳阳虚是有其证也。”《伤寒绪论》卷下:“四肢为诸阳之本,寒邪客经络之中,故使拘急不和也。有因发汗亡阳,津血内竭,不能营养筋脉而屈伸不便者,有阳气内衰,不能行于四末而拘急疼痛者,大抵有发热头痛,骨节疼而四肢拘急为表证;无身热头疼而倦卧不伸,四肢拘急者,为阴证。若汗下后,筋惕肉瞤而见拘急不仁者,则为气血虚弱也。”多因寒邪侵袭经脉,或热灼阴液,血燥筋枯所致。因寒者,宜温经扶阳,用桂枝加附子汤吐利直中阴经者,宜四逆汤;津血耗伤者,宜芍药甘草汤加味;亡阳者,宜用参附龙牡汤

猜你喜欢

  • 天冲

    经穴名。代号GB9。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天衢。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位于头颞部耳廓后上方,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处;或于率谷穴后约0.5寸取穴(《十四经发挥》、《循经考穴编》、

  • 芎归四君子汤

    《类证治裁》卷八方。川芎、当归、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水煎服。治食癥,脾气虚,血不行者。

  • 鬈毛毒疮

    病名。《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上黄栢:鬈毛毒疮“生头中,初生如蒲桃,痛甚。黄栢一两,乳香二钱半为末,槐花煎水调作饼,贴于疮口。”

  • 药膳

    用药料作膳食的一类。是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相应的食物原料相配,采用独特的加工烹调技术制作的食品,并具有预防、治疗及保健作用者。药膳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将防治用药融汇于饮食生活之中

  • 紫背天葵子

    出《医宗汇编》。即天葵子,详该条。

  • 緛戾(ruǎn lì 软利)

    緛,短缩;戾,扭转。《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所至为緛戾。”指厥阴之气致病,为筋肉拘急短缩,肢体屈曲扭转。

  • 十二原穴

    ①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

  • 董君异

    【介绍】:见董奉条。

  • 卧产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产妇临产时,背平着蓆,体不倦曲,使儿易产,所采取的体位,称卧产。

  • 邵俊英

    【介绍】:清代医家。广东人。撰《跌打新书》2卷,主要记述跌打损伤之查症、诊脉、用药经验、辨伤及擒拿手法等,并附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