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感痢疾

猜你喜欢

  • 发眉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三。即眉疽,见该条。

  • 脾风多涎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指小儿因脾经有风而致多涎的症状。由于风邪上逆,导致脾胃气机不和,以致涎液上壅,乳汁不下,甚则昏昏多睡。治宜调和脾胃,疏风豁痰。用防风散(防风、羚羊角、人参、枳壳、甘草

  • 米仁

    见《本草崇原》。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 林氏活人录汇编

    见证治百问条。

  •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药物图谱类著作。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组编。本书收录全国常用药用植物947种,包括1958年以来各地发现的部分新品种,按植物学分类的科属排列,每种除绘有原植物线条图外,并对其别名、产地、形态、药

  • 积热

    病证名。见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小儿表里遍身俱热,日久不止,颊赤口干,大小便涩,谓之积热。乃内因乳食肥甘;外因重被厚棉,炉火侵迫所致。此内外蕴积之热,先以三黄丸下之,后以凉惊丸调之。

  • 五味论

    《灵枢经》篇名。本文专论五味偏嗜多食引起的病证,并据以论证“五味各有所走”的理论,故名。

  • 黄耐庵

    【介绍】:见黄岩条。

  • 尻骨

    骨名。出《素问·骨空论》。即尾骶骨,详该条。

  • 肉皂角

    见《药材学》。为肥皂荚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