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感衄血

外感衄血

病证名。指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外感衄血之症,恶寒身热头疼身痛,鼻孔出血。”多因外感风热,或内有积热,外冒风寒,或太阳失表,热郁于经,阳明失下,热郁于里,或温病误用辛温,扰动经血所致。有表证而见发热口干头痛目暝者,均宜清解,方用羌活冲和汤桑菊饮丹皮茅根黄芩等。如阳明失下,多兼漱水不欲咽,治宜清下,用养营承气汤去归、朴,加丹皮、牛膝、茅根。温病误用辛温致衄者,治宜清血。用黄芩芍药汤***地黄汤加连翘玄参葛根、茅根之类。本证可见于风湿热、流行性感冒及多种传染病过程中。参鼻衄等条。

猜你喜欢

  • 脾肺两虚

    脾主运化,饮食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关系至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响,两脏同病。临床表现面色少华、手足不温、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气、痰多,舌淡嫩苔白,脉虚或虚数等证候。多见于脾气不足而肺气弱者

  • 阴阳至圣丹

    《疡医大全》卷七引岐天师方。人参、三七、儿茶(水飞,去砂)、五倍子各一两,血竭五钱,滕黄、乳香(去油)各三钱,轻粉、冰片各一钱,川贝母二钱。为细末,阳疮每用二钱,阴疮每用五钱,掺于患处。治痈疽。

  • 八股牛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白藓皮之别名,详该条。

  • 脐肿

    病证名。婴儿脐肿,多因伤湿。《太平圣惠方》:脐肿出汁不止,用白矾烧灰敷之。《海上方》:小儿脐肿,荆芥煎汤洗净,以煨葱刮薄,出火毒,贴之即消。参见脐湿条。

  • 门闩疬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瘰疬之坚硬如砖者。参见瘰疬条。

  • 青龙衣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胡桃青皮之别名,详该条。

  • 炉底

    见《本草纲目》。为密陀僧之别名,详该条。

  • 内功按摩

    即运气按摩。见该条。

  • 王末

    【介绍】:隋代小儿科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小儿用药本草》二卷,《疗小儿杂方》十七卷,均佚。

  • 单方

    用简单的药味组成的方剂。针对主证治疗,取其力专而效速。如甘草绿豆汤治毒菌中毒。又单味药亦称单方,如半边莲煎剂驱除腹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