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风

外风

通常指外感之风邪,是与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内风相对而言。参风条。

猜你喜欢

  • 臭菖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 苏学士方

    见苏沈良方条。

  • 藏木香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土木香。为菊科植物总状上木香Inula racemosa Hook.f.的根。产新疆北部;在四川、湖北、陕西、甘肃、西藏均有栽培。辛、苦,温。健脾和胃,理气解郁,止痛,安胎。

  • 皂针

    见《中药材手册》。为皂角刺之别名,详该条。

  • 消毒化斑汤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羌活、升麻、防风、麻黄各五分,黄连、当归、酒黄柏、连翘各三分,藁本、酒黄芩、生地黄、炒苍术、川芎、柴胡各二分,细辛、白术、生黄芩、陈皮、生甘草、苏木、葛根各一分,吴茱萸、红

  • 气味

    即性味。指药物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的基本属性,它们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与效能。

  • 经从口鼻出

    病证名。指经期从口鼻中出血。《竹林女科证治》:“经不往下行而从口鼻中出,名曰逆经,此由过食椒姜多热之物,热伤其血,血乱上行。宜服***地黄汤。”参见逆经条。

  • 毛葫芦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 尸脚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尸脚者,脚跟坼破之名也。”多由冬时触受风寒,气血郁结,不荣于足所致。生于足根部,皮肉顽硬,枯燥皲裂。治疗同皲裂疮。相当于皲裂疮。

  • 寒湿眩晕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为湿气内逆,寒气不行,太阳上留之证。证见恶寒无热,鼻塞声重,身重体疼,无汗拘紧,头目旋晕,脉迟缓等。治宜温化寒湿。用羌活胜湿汤合术附汤、芎术除眩汤、三因芎辛汤等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