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宫外妊娠

子宫外妊娠

病名。简称宫外孕。指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临床表现有停经,早孕反应,发作性小腹部剧痛,阴道出血,腹腔内出血,贫血,休克等症状。多属瘀血内停,气机阻滞的实症。按病变的情况,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一般分为三型:①休克型:腹痛剧烈,面色苍白,头出冷汗,四肢厥逆,血压下降,脉象沉细而弱。症属正虚邪实,治以回阳救逆,佐以扶正,活血化瘀之法,用参附汤加丹参赤芍、乳香、没药,并配合输血补液治疗。②不稳定型:腹痛反复发作,病情不稳定,胚胎未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属瘀血内停少腹实证,宜活血化瘀止痛,用《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加减。若兼寒证表现有形寒肢冷者加桂、附之类,以温经回阳;兼热证表现有发热腹痛拒按者,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以清热解毒;兼腹实证者表现有大便秘结腹胀鼓肠加大黄枳实芒硝;胀甚者加川楝子木香元胡。③包块型:胚胎已死,病情稳定,盆腔形成血肿。症属瘀血内结,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活络效灵丹加三棱莪术、穿山甲等。如休克不能纠正,或疑似间质部妊娠,胚胎继续存活,或并发肠梗阻者,应行开腹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 始素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腋窝中线,渊腋穴直上约1寸陷中。主治胁下支满,腰痛引腹,筋挛,阴气上缩等。斜刺0.3~0.5寸。

  • 药酱

    出《新修本草》。又名土荜菝、青蒟、青蒌、芦子。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 L.的果穗。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辛,温。温中,下气,散结,消痰。①治脘腹冷痛,吐泻,虫积腹痛,咳逆上气。煎服

  • 西瓜虫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鼠妇之别名,详该条。

  • 哮喘

    病名。①哮证与喘证的合称。哮,主要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喘,主要指呼吸迫促。哮与喘在发作严重时均可见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哮常并见喘,而喘则未必见哮。《医学正传·哮喘》:“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

  • 下汲(jì 及)肾阴

    汲,吸引的意思。指心火过亢,吸引命门火妄动,以致耗损肾阴的病机。参相火妄动条。

  • 内热头痛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胃中郁热而引起的头痛。因小儿脾胃脆嫩,过食肥甘厚腻食物,引起脾胃消化功能失调,积滞化热,热极生火,火性上炎,循足阳明经上行而致。症见鼻干目痛,上至头额,下至齿

  • 行医八事图

    书名。1卷。清·丁雄飞撰,刊于1695年。丁氏总结诊治疾病,不外乎地、时、望、闻、问、切、论、订(即审风土、按时令、望形色、闻声音、问情状、切脉理、论治法、订药物)八事,遂作图式,辑入《檀几丛书·二集

  • 引痰法

    ①神奇外治法之一。用生白矾一两研末,用醋溶化,入面粉取其胶粘,和作小饼,贴两足心,纱布包之一宿,治小儿痰嗽,上气喘急,喉中有拽锯之声音。②小儿推拿方法。《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痰嗽,上气喘急,有升无

  • 惠民药局大使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最高官吏,参见惠民药局条。

  • 胎前十字真言

    出清·袁于江《生生宝录》。古人对孕妇提出应注意的事项,即一节“嗜欲”,二节“劳逸”,三慎“起居”,四节“饮食”,五节“见闻”。称为胎前十字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