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按摩经
见针灸大成条。
见针灸大成条。
见《江西中药》。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①清·何梦瑶撰。包括《神效脚气秘方》、《追痨仙方》、《妇科良方》、《幼科良方》、《痘疹良方》、《医碥》。作者长期行医粤东,大多根据南方地势、环境,结合患者体质、病症的特点处方用药,其中《追痨仙方
病名。指生于枕骨下发际处和下颏部的疮疡。后者又名羊胡疮。由脾胃湿热郁于皮毛,复感风邪而发。皮损小如粟米,大如绿豆,色红,热痒微痛,搔破后流黄水,浸淫成片,故又叫黄水疮。治宜祛风胜湿,凉血清热,内服芩连
指通下乳汁,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详见催乳条。
【介绍】:隋代兽医。撰有《治马经》三卷。
指人体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见阳气条。
见《神农本草经》。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哈刺八都鲁条。
病名。指劳役血虚发热,类似中暑者。《六气感证要义·暑》:“有伤于劳役,以致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大而虚,按之无力,此血虚发热,所谓类中暑也。东垣以当归补血汤治之。”参见中暑条。
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