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金丹

小儿金丹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川贝母橘红各12克,羌活生地黄木通大青叶荆芥穗、桔梗前胡西河柳赤芍药天南星(制)、玄参各9克,钩藤半夏(制)、枳壳(麸炒)各9克,薄荷葛根天麻防风甘草、炒牛蒡子各6克。为细末,每细粉186克兑:羚羊粉、***粉各1.5克,朱砂面24克,冰片3克,研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周岁以上每服一丸,周岁以下酌减,白开水送下。功能疏风化痰,清热镇惊,止嗽透疹。治伤风感冒,发烧头痛鼻流清涕咳嗽气促,咽腮肿痛,惊悸心烦,疹出迟缓。

猜你喜欢

  • 孙克容

    【介绍】:见孙志宏条。

  • 吴鹤山

    【介绍】:见吴辰灿条。

  • 三焦实热

    ①上、中、下三焦同现实热的病证。上焦心肺的实热,可见胸膈闷瞀,额汗出,舌干、嗌肿、喘满;中焦脾胃的实热,可见腹痛胀满,不吐不下,喘急;下焦肝肾的实热,可见大小便不通,或下利脓血。②温病气分热邪弥漫的一

  • 肾厥头痛

    证名。指肾气上逆所致的头痛。《普济本事方》卷二:“治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谓之肾厥。其脉举之则弦,按之石坚。”症见头顶痛不可忍,四肢厥冷,胸脘痞闷,多痰,脉弦等。治宜温肾纳气。选用玉真丸、来

  • 内因

    病因之一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度,使气机紊乱,脏真损伤而成为致病因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参三因条。

  • 格气

    病证名。指胸膈间气塞不通,食下即吐者。《医林绳墨》卷五:“食下即吐,其吐痰涎裹食,是谓之格气。”多由气机阻滞,痰食互阻所致。参见格食条。

  • 史堪

    【介绍】:北宋医家。字载之。蜀(今四川)人。精通医术。权贵蔡京苦大肠秘固,不服大黄,治不效,史只用紫菀一味治愈,由是知名。著有《史载之方》(一名《指南方》)二卷。

  • 口骨

    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 诊断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医方捷径指南全书

    书名。二卷。清·王宗显辑。约成书于1644年。上卷记述单味药药性、功用;下卷分科、分证介绍方剂,并附救急方数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