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又名白缠喉、白菌。系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于秋末冬初,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重楼玉钥》:“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发病多因时行疫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即厉痈。见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胆木之别名,详该条。
同胃主降浊。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乌药之处方名,详乌药条。
病证名。指脏腑之气与寒冷相搏所致的疾患。《诸病源候论·冷气候》:“夫藏气虚,则内生寒也。气常行府藏,府藏受寒冷,即气为寒冷所并,故为冷气。其状或腹胀,或腹痛,甚则气逆上而面青手足冷。”《圣济总录·诸气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为其管盘绕于肛也。”即环肛漏。参见该条。
【介绍】:见吕留良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火廓。详该条。
同大趾。《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主脾所生病者……足大趾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