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圆翳内障。详该条。
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所属的穴位,共309穴。见表。
经穴名。代号ST3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鼎。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距髌底外侧端3寸处。一说“当伏兔下行二寸,临膝取之”(《备急千金要方》)。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外
谿同溪。见八溪条。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参见朱肯堂条。
见《灵枢·经脉》。即兑骨。见该条。
见《补阙肘后方》。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即掉眩。详该条。
养生类著作。明·龙遵敍撰。本书以“食”、“色”为纲,论述保健延年之道。如“饮食绅言”认为,养生之要应为俭食,俭食可以宽胃,宽胃可以养气,养气可以延年。“男女绅言”提出节欲是养生的重要法则之一,而诸欲之
病名。俗称醉酒。即酒精中毒。见《诸病源候论·饮酒中毒候》。因饮酒过量,酒毒溃于脾胃,流溢经络所致。症初起则脸面潮红,兴奋多语,头痛眩晕,时悲时喜;继则烦乱呕吐,步态不稳,或壮热烦渴,或恶寒呻吟;甚者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