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开阖补泻法

开阖补泻法

针刺补泻法之一。是以出针后开、闭针孔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素问·刺志论》:“入(刺)实者,左手开针空(孔)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即出针后轻轻按揉,使针孔闭合,不令经气外泄者为补;反之,出针时边退边摇,出针后不按针孔,使邪气外出者为泻。

猜你喜欢

  • 百乳草

    见《本草图经》。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 蛇皮

    出《雷公炮炙论》。即蛇蜕,详该条。

  • 海莴苣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石莼之别名,详该条。

  • 外科三字经

    见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条。

  • 粪球虫

    见《中药志》。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 天柱骨

    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语。后人简称为壮水制阳或滋水制火,滋阴抑火。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肾主真水,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出现阳偏亢之象,症见头晕目眩,腰痠足软

  • 毛天仙果根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牛奶浆根之别名,详该条。

  • 目胎赤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人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渍于眦,使睑赤烂至大不瘥,故云胎赤。”属胎风赤烂,详该条。

  • 土柴胡

    ①见《陆川本草》。为牡蒿之别名。②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苦地胆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