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元素

张元素

【生卒】:十二世纪

【介绍】:

金代著名医学家。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自幼攻读四书五经,后来抛弃科举,专心学医,精通医术,据记载因治愈名医刘完素伤寒病而闻名。对当时医学界过分泥守古方的风气提出了批评,倡导“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见解,主张根据当时的气候变化和患者体质等情况灵活用药,以适应临证实际需要,善于化裁古方,自制新方。对于一般内科杂病,受《中藏经》的影响,根据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归纳用药,对药物效用的掌握上,执简驭繁,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他对药物性能有深刻研究,对药物气味的升降作用和药物归经等问题有许多新见解。李时珍赞扬张为《灵枢》、《素问》后的第一人,可见评价之高。他的著作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药注难经》等书。学生李杲,尽得其传。子璧,继父业,著名于时。

猜你喜欢

  • 蒲扇

    见《江苏药材志》。为白果叶之别名,详该条。

  • 烫火伤

    见《外科正宗》。泛指高温所引起的灼伤。其中,高温液体或蒸气所伤的,称烫伤;被火焰或火器所伤的,称火伤。

  • 双锁口

    病名。参见单锁口条。

  • 丛桂偶记

    医话著作。2卷。日本原昌克撰。刊于1800年。此书论述伤寒、中风、梅毒、水肿、乳痈、怪产、痘疮、食菌中毒等杂病证治数十则。并对蛊病之症状、病因,以及曼陀罗花、黄龙汤、牛黄清心丸等方药,亦予详尽考证。指

  • 飞扬喉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上:“飞扬喉,此症风热上壅,上腭红肿气不通,咽物不下,从小舌中飞扬满口,此系凶恶之症。急针患处出血。”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用黄连解毒汤、***地黄汤、仙方治命饮等加减。或以刀针于红

  • 呛喉风

    病名。又名飞丝毒、抢食风。多由心经热毒熏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燥,口中发泡。若饮食吞咽有碍,甚而呛逆者则为重症。《喉科秘旨》卷上:“此症谓之飞丝毒,口中发泡丑药(雄精3克,梅片1.5克,胆矾0.3克)

  • 许孝崇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箧中方》3卷。

  • 纹色

    指小儿虎口脉纹的颜色。见《四诊抉微》卷三。又名手筋色、虎口脉色。元·朱震亨《幼科全书》:“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脉纹的颜色一般能反映病情的寒热虚实。纹色红赤,多属火;淡红者

  • 李子郁

    【介绍】:见李言闻条。

  • 乌韭

    出《神农本草经》。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