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指气喘由于外感六淫引起者。包括风寒喘逆、暑湿喘逆、燥火喘逆等。详各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虎刺,详该条。
色诊之一。五脏反映于外的正常颜色。《灵枢·五色》:“真色以致,病色不见。”
书名。张赞臣编。本书试图用中西医对照的方式对中医外科病的诊断和治疗加以归纳整理,内容多采取论述配合表解方式加以阐析。所论外科病证,能结合古今常用方剂予以介绍,并附作者常用经验方。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
病名。即喉痧。又名疫喉、疫喉痧、烂喉痧。本病除发热、咽喉疼痛肿烂外,皮肤还出现痧斑,故名。治以辛凉解表,泄热解毒,滋液养阴等法为主。参见疫喉等条。
骨名。出《素问·骨空论》。又称,又名血盆骨。即锁骨。参见拄骨条。
出《理虚元鉴》。指治疗虚劳病证,禁用燥烈、伐气、苦寒的药物。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菟丝子,详该条。
即肌肉,详该条。
病名。即哑瘴喉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