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指湿热之邪,蕴蒸于肝胆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寒热、口苦、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等。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道感染等疾患。治宜清热利湿,疏泄肝胆。
见《救荒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履岩本草》。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阴络脉,见该条。
即阳明经证。详阳明经病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四方藤之别名,详该条。
①同真气。人体机能的总称,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参见真气条。②四季正常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