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滇南本草》。为狼毒之别名,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症名。胃寒或痰湿困脾所出现的症状,也见于中风病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病名。又名转筋霍乱。指霍乱吐利后筋脉挛急者。多因大吐大泻,津液暴失,血气亏损,筋脉失养,或复感风冷所致。《诸病源候论·霍乱转筋候》:“霍乱而转筋者,由冷气入于筋故也,足之三阴、三阳之筋,起于人足趾;手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作听河。即听会,见该条。
出《张氏医通》卷十。即子啼。详该条。
见《中草医药经验交流》。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由劳神过度或久病、热病耗伤心阴所致。又称心血虚。症见心悸,心烦,失眠,易惊,健忘等;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治宜养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