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戴阳

戴阳

证名。指以面颧色淡红如妆,游移不定为特征,下真寒而上假热的危重病证。多因下元虚衰,真阳浮越所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其面戴阳,下虚故也。”常伴见口鼻作衄,或口燥齿浮,足胫逆冷,脉浮大,按之空虚无力,或微细欲绝等。治宜补气、敛阳、固脱为主。急用参附汤白通汤十全大补汤、八味地黄汤等。参见阴盛格阳条。亦可由阳气怫郁在表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面部病源流》:“面戴阳症,一因浮火所冲,一因阳气怫郁于表。……其因阳气怫郁者,当发表,不可攻里火郁则发之是也。”

猜你喜欢

  • 石皮

    出《名医别录》。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 来甦丸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 泻肝火

    即泻肝。详该条。

  • 半含春

    见《本草纲目》。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 叶天士温热论

    见温热论条。

  • 中指节

    推拿穴位名。中指的近端指关节部。《小儿推拿广意·阳掌十八穴疗病诀》:“中指节,推内则热,推外则泻。”

  • 李岚溪

    【介绍】:见谢毓秀条。

  • 大方八

    见《中药材手册》。为马钱子之商品名,详该条。

  • 小心

    《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看法不一:①指心包络,马莳注:“自五稚(心俞)之下而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盖心……为大心,而包络……为小心也。”②指命门,吴鹤皋注:“下部

  • 气藤

    见《贵州草药》。为血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