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皇甫谧条。
见《中药大辞典》。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番杏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低级官员。共8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泣。见该条。
《血证论》卷八方。人参、麦门冬、当归、白芍药、生地黄、陈皮、黄芪各三钱,知母二钱,五味子、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脾之阳气不旺,无以统运阴血而致唾血,心颤脉弱,四肢清冷,饮食不健,自汗身热者。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山海螺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碜,参杂砂土之意。本症指目有沙涩感,详目沙涩条。
出《本草图经》。为红药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由发疹性疾患而引起的发热。其症以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烦闷,乍寒乍热,咳嗽喷嚏,手足指冷,耳鼻尖冷为其特征。宜分麻疹、飘疹、风疹、斑疹、天泡疮等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