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七方。商陆六两,牛蒡子、防风、金银花、荆芥、当归尾、连翘、赤芍药、红花、苍术、甘草各五钱,麻油二斤。共入油内,熬枯去渣,用密陀僧一斤收膏,摊贴患处。治疮毒。
即白矾,见该条。
统指全身之经脉。《素问·经脉别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生于正疔左侧,仍照常法治之。见疔疮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亦名错经,蹉经、蹉缠、蹉理症、踵经。多因素嗜辛辣热物,积热郁久,内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月经来时从大小便俱出。治宜解热毒、调气血。方用分利五苓汤(猪苓、泽泻、白术、赤芍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疠风。见该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他杂质。
出明·万全《育婴家秘》。即脐风。详该条。
病名。指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大伤寒,一名正伤寒。立冬后,严寒为重,春夏秋暴寒为轻。”《伤寒全生集》则以正伤寒发病于冬季。与大伤寒之以季节分辨病情轻重者不同。参见正伤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