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即油汗。详绝汗条。
即泻肝。详该条。
见《医学准绳六要》。即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①瘀,指瘀积。热邪瘀积于血分。②瘀,指瘀血。因热邪深陷营血分,阻滞血络而夹瘀;或本有积瘀,久而夹热,均可致瘀热互结。
出《金匮要略浅注》卷八。即趺蹶。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一年蓬之别名,详该条。
①眼球。《济生方》:“睛之色赤者病在心。”②视觉功能。《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痈疽五善之一。精神清爽,声和舌润,疮痬虽疼痛但口不渴,动息自宁者为心善。《外科正宗》:“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润鲜,疮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
出《神农本草经》。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以互相增强作用。如知母配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