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阳理痨汤
即拯阳理劳汤,见该条。
即拯阳理劳汤,见该条。
【介绍】:唐代外科医家。撰《痈疽论》2卷。
见《本草品汇精要》。即青皮,详该条。
喜饮凉的饮料。属里热证。宜清热生津。《素问·疟论》:“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古今医鉴》卷九。即缠喉风。见该条。
出《伤寒论》。为淡豆豉之别名,详该条。
①证候名。振掉动摇之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②脉象。《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参见动脉条。
见《中国药用真菌》。为树舌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皮部论》。少阴经之阴络。名枢儒,详该条。
六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马莳注:“手心主即手厥阴心包络经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即内关穴,标在腋下三寸,即天池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