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胎怯。详该条。
【介绍】:见络却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扶桑花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10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分类,共选药420种,分别记述了各药的性味、七情、主治、归经、前
长期饮食肥甘厚味食物所引起的病变。①使体内湿热蕴积生毒,好发疔疮痈肿等疾患。《素问·生气通天论》:“高(膏)梁(粱)之变,足生大丁(疔)。”②热中于内,上下不和,气血逆乱,易发中风。《素问·通评虚实论
即失欠颊车蹉开口不合方。详该条。
病证名。见《片玉心书》。多由胎热,引起心神不安,入睡时热扰于心,故睡中突然自哭,并有心烦,易惊等。治宜清心安神。用安神丸。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水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白胶香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属低级官员,官阶从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