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指外感性热病发病初期的病机。外感温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又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故温邪首先侵犯肺卫,出现肺卫之证。证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外感温热篇》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齿虫,是虫食于齿。”即牙虫。详该条。
经外穴名。即印堂。《千金翼方》:“曲眉穴,位在两眉间。”
9卷。清·张志聪集注。本书与《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对于《内经》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内经》全注本。解放后有排印本。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病名。疟疾之一。《症因脉治》卷四:“肺热瘅疟之症,发则阳气盛而不衰,故但热而不寒,令人消烁脱肉。此《内经》肺素有热之瘅疟症也。肺热瘅疟之因,《内经》云,肺素有热,热盛于身,因有所用力,腠理开泄,风寒舍
参见痘疹论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糯米藤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其职位仅次于太医局令,协助太医令主管太医局工作。
运气术语。严寒。《六元正纪大论》:“其运寒肃。”张景岳注:“气寒肃而杀令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