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履乾
【介绍】:
见李仲元条。
【介绍】:
见李仲元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从阴分引出阳分的邪气,或从阴分引出阳分的正气,即病在阳而治其阴,与“阳病治阴”义近。针灸应用该理论作为选穴法之一,指病在阳经而选阴经的穴位治疗。参见从阳引阴、大接经法条。
用降抑的药物组成,具有降逆作用的方剂。如咳嗽气逆,痰多而稠,用苏子降气汤;气虚呃逆用旋覆代赭汤。
见《本草正义》。为梗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丛书名。5卷。明·彭用光编。刊于1549年。卷1~2《太素运气脉诀》;卷3《叔和脉诀》;卷4《十二经络脏腑病情药性》;卷5《试效要方并论》。其中《太素脉缺》收罗较全,然颇多糟粕。《试效要方》所选方剂,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串疽。见该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即六味地黄丸,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又作容主。即上关,见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病名。即生于肘部上端的肿瘤。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