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类证治裁》卷二。即五味子汤第一方。见五味子汤条。
证名。各种大量出血的总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十种走失,无重于斯,随证别之,乃可施治。”
病名。癫病的别称。《证治准绳》卷五:“癫病俗谓之失心风。”详癫条。
《卫生宝鉴》卷十六方。***(蜜浸炒)六两,乳香、肉豆蔻、砂仁各一两半,当归、白芍药、木香、丁香、诃子皮、藿香、黄连、青皮(去白)、陈皮、炙甘草、厚朴(姜制)各一两,炮姜、枳实(麸炒)各半两。为细末,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罗勒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儒门事亲》卷六。即脾疸。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指饮食要有时间规律、按时进餐。因为脾胃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如不按时进食,脾胃功能将因之紊乱。《吕氏春秋》:“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见《张聿青医案》。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神道,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