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桐君药录

桐君药录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3卷(《通志艺文略》作2卷)。又名《桐君采药录》,已佚。佚文散见于《本草经集注》中。

猜你喜欢

  • 萨里弥实

    【介绍】:见沙图穆苏条。

  • 杨木接骨

    古代正骨手术之一。见《伤科补要》卷一。用于粉碎性骨折,骨断端因缺损不能相接。用杨木代骨植于两断端之间,作为桥梁,使之接续生骨愈合的治疗方法。1958年开展中西结合群众运动时,曾用动物试验方法,验证杨木

  • 沈嘉言

    【介绍】:见沈应善条。

  • 五皮风

    见《分类草药性》。为蛇含之别名,详该条。

  • 五脏疳

    即五疳。详该条。

  • 火把果

    出《滇南本草》。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 汤液醪醴论篇

    《素问》篇名。汤液,五谷之液;醪醴,皆酒之属。古人用汤液醪醴治病,今之煎剂、酒剂,即由此发展而来。本篇首先讨论了汤液醪醴的制法及治疗作用,故名。下文提示患者的精神状态与抗病机能的密切关系,指出养生防病

  • 黄芪散

    ①《太平圣惠方》卷三十方。黄芪、茯苓、熟地黄、炒韭子、车前子、鹿茸(酥炙)各一两,菟丝子(酒浸三日,曝干)二两,龙骨三分,麦门冬一两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温粥调下。治虚劳肾气乏弱,或时失精,心中虚

  • 野葵花

    见《云南中草药》。为挖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 目暗不明

    证名。又名眼暗。《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夫目者,五脏六腑阴阳精气,皆上注于目。若为血气充实,则视瞻分明;血气虚竭,则风邪所侵,令目暗不明。”即目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