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湖南药物志》。为飞龙掌血之别名。②见《云南中草药》。为白背三七之别名。③见《贵州草药》。为三对节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薄荷汤,见该条。
解剖学名称。指咽喉。《灵枢·经脉篇》:“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之气,下络喉嗌。”参见咽喉、嗌、咽等条。
【介绍】:见袁坤厚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姚起凤条。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见《外科精义》卷上。凡疮疡初起尚未成脓,用内服药促其消散,为疮疡内消法。根据肿疡发生的病因和证情等辨证施治,如表邪未解者以解表为主;热毒炽盛者以清热为主;里实者
见《广州植物志》。为菝葜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土儿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二。泛指肩部之痈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