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喘

水喘

病证名。指水饮犯肺所致的气喘。《医说》卷四:“水喘,有人先因咳嗽发喘,胸膈疰闷,难于倒头,气上凑者,宜早利水道化痰下气。”《医学入门·喘》:“水喘,怔忡肿胀。水喘,水气辘辘有声,怔忡者,小青龙汤古葶枣散白前汤水肿、水气胀肺而喘,然喘必生胀,胀必生喘,二症相因,皆小便不利肺主气,先喘而后胀者,宜清金降火,而行水次之;脾主湿,先胀而后喘者,宜燥脾行水,而清金次之。”《景岳全书·喘促》:“水病为喘者,以肾邪干肺也。……故凡治水喘者,不宜妄用攻击之药,当求肿胀门诸法治之,肿退而喘自定矣。”《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水气喘促,乃水气逆行乘肺,肺得水而浮,喘不能卧,气不宣通,当从小便去之。宜桂苓甘术汤肾气丸。”参见条。

猜你喜欢

  • 人参安神汤

    《幼科铁镜》卷六方。麦门冬、人参、当归、黄连、酸枣仁、生地黄、茯神。水煎服。治小儿心血不足,惊悸不安。

  • 玛瑙障

    病名。即玛瑙内伤证。详该条。

  • 黄庭内景经

    古典气功专著,一般认为系晚唐人作品。《云笈七签》中务成子注本分三十六章,七言韵文427句,计2986字。本书结合了五脏六腑,百脉关窍皆有神的思想,根据其功能、部位、虚拟的色、气、形象、譬喻、五行位等方

  • 二丑

    见《中药材手册》。即黑丑与白丑之合称,详牵牛子条。

  • 枕中方

    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见该条。

  • 鳅肚疔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 智斌

    【介绍】:隋代医家。僧人,亦称释智斌。撰《解寒食散方》2卷,已佚。

  • 交信

    经穴名。代号KI8。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阴蹻之郄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上2寸,再向前0.5寸处,当胫骨内侧缘的后方。本穴与复溜同高,其前后关系,参阅复溜条。布有小腿内

  • 目中不了了

    证名。指目视昏矇不清。多由阳明腑热炽盛,邪热上蒸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论本义》:“其目

  • ①出《灵枢·经脉》等篇。泛指各类络脉。如罗网状,无处不到,由大而小。通常分别络、浮络和孙络等类。它的作用是加强表里经脉的联系,并通达经脉未能行经的器官与形体部位。②专指别络。《素问·调经论》:“先客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