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惊黄者,面色青黄,心多惊悸,口舌干燥,不肯眠卧,卧即多言语狂乱,身体壮热。”治用点烙法,内服犀黄散或牡荆汤等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北宋医家,蔡州(今河南汝南)人。精通医学,据称能默诵《素问》、《本草》、《千金方》等,为人治病不受酬谢。宣和年间(1119~1125年)道教盛行,隐居山中为道士。
见《本草便读》。为板蓝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虞抟条。
气功术语。一般认为,在气功和武术中,静功和动功互相配合,效果显著。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燥气偏胜出现干燥的病理。燥气太过则耗伤津液,出现口鼻干燥、皮肤皱裂、毛发不荣、干咳无痰、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状。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