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3卷。清·柳宝诒撰。上卷详注《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伏气温病,并附注《伤寒论》暴感暑热、兼感湿温各条;中卷辨正《温热暑疫全书》、《伏邪篇》、《伤寒绪论》、《温疫论》中有关温热病的一些条文
简称真脉。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即无胃、神、根的脉,可见于疾病的危重阶段。《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肺脉至,大而虚,
【介绍】:战国时医家。详见子阳条。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指肾脏。肾藏人身元阴、元阳,亦即真水和真火,故称。参见肾条。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血证的三大治法。即血虚用补法,血瘀用通法,血热用清法。
①五不男之一。指男子精关不固,常自遗泄而影响生育者。参五不男条。②指泪流不止的病证。《素问·刺禁论》:“为漏为盲。”③指瘘管。出《素问·生气通天论》。漏通瘘。多因热毒瘀结,气血亏损,荣卫运行失职而成。
①《寿世保元》卷七方。海金沙、侧柏叶《盐水炒)各四两,厚朴(姜炒)、当归(酒洗)各三两,白术、川芎、白芍药(酒炒)、熟地黄各二两,羌活、防风各一两半,炒香附、人参、砂仁各一两,甘草三钱。为末,用白毛乌
经外奇穴名。《千金翼方》:“治瘕癖,患左灸左,患右灸右,第一屈肋头近第二肋下即是灸处,第二肋头近第三肋下向肉翅前亦是灸处。”《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肋头。位于胸骨两侧缘,当第一及第二肋骨头下缘处,左右
即五加皮酒第二方,见五加皮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