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证之一。《证治要诀》卷八:“有果木渴,因多食果子所致,宜麝香之药。”参见渴条。
流注病的一种。即缩脚流注。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风门。见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时毒。见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糯米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痢疾之因热毒所致者。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其证痢下五色脓血,或如烂鱼肠,或如豚肝,心烦,腹痛如绞。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方如茜根丸、三黄熟艾汤加忍冬藤、白头翁、马齿苋等药。本病可见于重症中毒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三。为瘰疬单个生于颈项者。参见瘰疬条。
病证名。地丁(即悬雍垂)红热肿痛。为心火上炎,血热为患所致。病之初起,地丁微红,逐渐肿大,继而色鲜红,肿甚而热痛,啼叫不安,妨碍吮乳、吞咽和呼吸,并有窒息的危险。治宜泻火解毒,用***、连翘、黄连、大青
【介绍】:见李小有条。
五脏精气内虚,为邪气所兼并而出现的精神症状。《素问·宣明五气篇》:“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