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灵苑方

灵苑方

方书。20卷。宋·沈括撰。约成书于1048~1077年。收集内、外、伤、妇产、儿、五官各科验方,并论述鹿、胡麻鸡舌香等药功用。其中不少验方系当时疗效较高之新方,如至宝丹之治卒中昏厥,竹龙散之治消渴猪蹄汤之治妇女产后乳汁不足,均属较早记载。藿香鸡冠花铜绿等药,为本书首载。在宋、元两代影响较大,如《史载之方》、《妇人大全良方》、《是斋百一选方》、《十便良方》、《幼幼新书》、《证类本草》、《医垒元戎》等均加引用。原书约在明末清初时亡佚。近年,北京医学院辑得82条,上海中医学院辑得78条,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 狗癲

    病名。即犬痫。因痫发声如犬吠故名。《外台秘要》卷十五:“狗癫则狗吠。”参见痫、癫、六畜痫条。

  • 黑疔

    病名。①系指牙龈生疔色黑。多由阳明火毒、或大肠经湿热薰蒸而成。为疔生于牙缝龈肉上,其色黑,且麻木而痒,或破溃后流脓血,疼痛甚剧,连及腮项。“牙疔牙缝胃火成,大肠湿热亦可生。肿如粟米连腮痛,若兼麻痒即黑

  • 孙从添

    【介绍】:清代医家。字庆增,号石芝。江苏常熟人。著有《石芝医话》、《活人精论》等书。

  • 正骨心法要旨

    书名。4卷(即《医宗金鉴》卷87~90)。清·吴谦等撰。首载手法总论及《内经》中有关记述,次为全身各部骨骼名称及其伤损、骨折、脱臼等病的症治,后述伤损内症及其兼症的治疗。

  • 緛戾(ruǎn lì 软利)

    緛,短缩;戾,扭转。《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所至为緛戾。”指厥阴之气致病,为筋肉拘急短缩,肢体屈曲扭转。

  • 补气

    补法之一。亦称益气。是治疗气虚证的方法。人身五脏六腑之气,为肺所主,而来自中焦脾胃水谷的精气,由上焦开发,输布全身,所以气虚多责之肺、脾二脏。气虚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声低懒言、呼吸少气、面色白、自汗怕

  • 口臭

    指口内呼出秽浊的臭气。又名口气、口殠。《诸病源候论·口臭候》:“口臭,由五脏六府不调,气上胸鬲。”《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宜加减甘露饮,或心劳味厚之人,亦口

  • 圣惠方

    见太平圣惠方条。

  • 二龙摆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幼科推拿秘诀》。详双龙摆尾条。

  • 大叶酢浆草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