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狐狸刺

猜你喜欢

  • 营池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阴阳。位于足内踝下缘前、后之凹陷处,每侧二穴,左右计4穴。主治月经过多,赤白带下。直刺0.2~0.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丫毒

    病名。《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 黄心翳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白翳黄心内障。详该条。

  • 口禾髎

    见禾髎条。

  • 苍耳子散

    见《济生方》卷五。即苍耳散,见该条。

  • 经行指(趾)痛

    病证名。指经行时,指趾疼痛,经后自消。多因寒凝气滞血瘀,肢端血脉受阻所致。症见指、趾胀痛,肿胀触痛、麻木发冷或兼有少腹、胸胁胀痛,经血色暗有块,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温经。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 保宜大夫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三品。

  • 疙瘩七

    见《云南植物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饮食中毒

    病名。泛指误食含有毒性金属盐类的食物、毒蕈、有毒鱼类及其他毒物污染的食物而发生中毒症状者。《诸病源候论·诸饮食中毒候》:“凡人往往因饮食忽然困闷,少时致甚,乃至死者,名为饮食中毒。”参见食河豚鱼中毒、

  • 热盛气分

    指气分的热邪炽盛。症见壮热不恶寒、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