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为厚朴之药材名,详该条。
见金匮钩玄条。
运气术语。五运之一。金主乙庚,凡乙年,庚年,均属金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病证名。外邪侵犯手太阴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又:“手太阴心痛,短气,不足以息,季胁空痛,遗失无度,胸满,烦心。”
病证名。风寒外束喘的简称。《东医宝鉴》卷五:“风寒喘,寻常感冒,风寒内郁,肺胀逆而为喘。”可选用金沸草散、麻黄散、加味三拗汤等方。详风寒外束喘条。
民族药学专著。西藏卫生局等编。全书分3册,第三册待出版。第一、二册合编。共收药物174种,方剂290个。药物部分记载药物的性状、鉴别、炮制、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及贮藏等内容。方剂部分
证名。出《灵枢·经脉》。亦称脊背强。指脊椎骨部筋脉、肌肉强急,身不能前俯的症象。多由督脉受病,或风寒外袭,湿凝瘀滞所致。《类证治裁·肩背手臂痛》:“脊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郁不行,羌活胜湿汤
书名。清·鲍相璈辑。8.卷。刊于1846年。作者广泛收集验方,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小儿科、外科、急救及时症等,共分99门。所选医方以民间习用、用药少、方便易得的简便效方为主。由于本书介绍多种病症的
病证名。指阴血不足,肠道欠润而致的大便秘结。多见于老弱、产妇、病后或发汗、利小便过度而津涸者。《万病回春·大便闭》:“虚弱并产妇及失血大便不通者,血虚而闭也。”其症头眩心悸,面色无华,唇舌淡,脉细涩,
疟疾之一。指三阴疟疟邪游溢他经而成。《症因脉治·游疟》:“游疟之症,先起三疟,后又加一发,连发二日,只停一日,如少阴经子午卯酉日之疟,至明日辰戌丑未又加一发,此少阴之疟,余邪游入太阴;又如辰戍丑未之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