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顾氏医镜条。
病证名。又称精少。指性交时泄精量少,甚者只有一、二滴。《诸病源候论·虚劳少精候》:“肾主骨髓,而藏于精。虚劳肾气虚弱,故精液少也。”多由先天不足,房室不节,或劳心过度,饮食不调而耗精所致。治宜补肾益精
见鲁府禁方条。
组织器官名。又名牙断(音、义均同龈)、齿龈。指牙床上之肉。又分上龈、下龈。《证治准绳·杂病》:“齿分上下断,上断属足阳明胃经,下断属手阳明大肠经。”《赤水玄珠》卷三:“齿者骨之余,肾之标寄于龈,养于气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樟树子。详该条。
即血不归经。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水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出《海药本草》。即乳香,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苞蔷薇根之别名,详该条。
即割治疗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