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著作。4卷。清·黄钰撰。刊于1869年。作者因陈修园《本草经读》一书所辑《本经》的原文词旨简奥,语句参差,难于诵记,乃据此编成对偶谐韵的联句,删去原注,以供初学之用。
见王之翰《女科胎产百病》。即胎前怔忡。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黄帝针经音义》1卷,佚。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肘关节后面,鹰嘴突起与桡骨小头间之凹陷处。主治肘关节疾患。直刺0.3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介绍】:见皇甫谧条。
病证名。亦名经来下肉胞、经来下血胞。《妇科易知》:“经水过期,其人腹大如鼓,月经来时血中夹物如虾蟆子,并见昏迷不知人事者。宜气血双补法。方用十全大补汤。”相当于葡萄胎,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经闭腹大如鼓
见《安徽中草药》。为野马追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即眦赤烂,详该条。
见删注脉诀规正条。
蛔虫。古文献中的蛕、蚘,均为蛔的异体字。参见蛔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