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初虞世条。
即《金匮要略方论》。详该条。
经脉的通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气穴,则针游于巷。”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膺,名曰甘疽。”多由忧思气结而成。生于胸部中府穴下。初起如谷粒,色青,逐渐长大形如瓜蒌,色转紫红,坚硬疼痛,憎寒壮热。溃脓,稠者为顺;若过十天、半月,不成脓,寒热不解,脉见
小儿推拿方法。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详水底捞月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多因孕妇气血虚损,胎失滋养;或血热燔灼,胎有所伤;或肾虚胎失所系,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以致其胎自堕。参见先兆流产、胎动不安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中膂俞。见该条。
书名。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2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百会疽。见该条。
见伤寒温疫条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