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是我国现知最早的一种针灸专著。撰人未详。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原书已佚,魏晋以后此书有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及注本。主要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后辑录于《针灸甲乙经》一书中)及《黄帝内经明堂》。参见各该
病名。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红花草又名紫云英。因禀性不耐,过食红花草(江南农村食用蔬菜之一。致病量多在1~2斤),致胃肠运化失调,湿热内生,兼感风热和日光照射,郁于肌肤而成。好发于颜
书名。1册。赵荩臣撰于1929年。书中对于党参的命名、植物学科属、药材名称、与人参的区别、产地、种植法、形态、采集、生药、解剖成分、医疗应用,禁忌、制剂等作了介绍。并附原植物的彩图,可供研究党参的参考
病证名。出《治疹全书》。又名疰痖。麻疹没后失音,为热毒闭塞肺窍所致。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用儿茶散(《医宗金鉴》:硼砂、孩儿茶)。
指项颈软弱无力。《世医得效方·项软》:“颈垂软,头不得正,或去前,或去后。”古称天柱骨倒。为督脉病变,多因肾气精髓衰耗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属五软之一,常
证名。见《张氏医通》卷五。指不因外伤的肤表出血。又名血汗,亦称红汗。《证治要诀·诸血门》:“血从毛孔而出,名曰肌衄。”此又称为血箭,详该条。多因气血亏虚,血随气散所致。治宜补血固表,可选用当归补血汤、
掌(或跖)与指(或趾)的阴面皮色较白,称白肉,阳面生毫毛的部位皮色较深,称赤肉。赤肉与白肉的分界处,称赤白肉际。《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
出《神农本草经》。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KI22。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步郎。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五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五肋间神经;并有第五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等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肘关节脱臼。详手臂出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