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胞痹

猜你喜欢

  • 碍肩生

    病名。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五:“儿已露顶。因脐带攀肩,而不能下者,名碍肩生。”相当于脐带绊肩。参见碍产条。

  • 是跖的异体字。参见跖、跖跛条。

  • 高伸

    【介绍】:宋代医生。撰《食禁经》3卷,佚。

  • 黄微干苔舌

    全舌纯黄,微干少津。伤寒传至阳明府,寒邪已化火,胃有实热,津液受灼。可见大热大渴、谵语等证,宜白虎汤,服至黄苔渐退。如杂病里证见此舌者,是脏腑皆热极、宜酌用三黄承气之类(见《辨舌指南》)。

  • 瘪螺痧

    痧证之一。系霍乱的俗称。因患时吐泻交作,血液停滞,手指螺纹下陷故名。本证可见于剧烈吐泻所引起之重度脱水。

  • 鹿铃草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 杨仲理

    【介绍】:见杨文修条。

  • 乌贼鱼骨

    出《神农本草经》。为海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 汤方

    也称汤头。即内服煎剂为主的药方。见汤头条。

  • 哑瘴喉风

    病名。指喉风合并口不能言,牙关不开者,故名。又叫哑喉风,哑瘴风。《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哑瘴者,风痰犯于咽膈之间,以此口不能言,牙关不开。急用蟾酥(丸)磨水滴入鼻孔即开。”多由肺胃蕴热,积久生痰,复